首页

搜索 繁体

叶阳大人升职记 第138章(1 / 3)

&esp;&esp;大岳目前亦无阁相,只有个假相。

&esp;&esp;危转安再次拭汗:“那臣便找叶阳大人,商议大典之事。”

&esp;&esp;秦深满意地颔首,叮嘱:“登基典礼就别找他商议了,按仪制与常例来。大婚的细节一定要征得他的同意,他说怎么办,就怎么办,你们半点异议都不准提。记住了?”

&esp;&esp;危转安终于得了准话,连连点头。刚要告退,忽然想起还有“问名”一事呢,当即问:“陛下大婚,皇后是哪家贵女?”

&esp;&esp;秦深说:“不叫皇后。到时我是皇上,他是君上,记得把称谓换彻底,唱礼时一处都不能错。唔,还有宝册,文字总得更正式些,就称为……‘大君’吧。”

&esp;&esp;危转安:“???”

&esp;&esp;危转安:“!!!”

&esp;&esp;危转安:“殿下,不,陛下……臣老聩,臣耳背……与陛下大婚之人,究竟是……”

&esp;&esp;秦深我行我素、不容置喙地岸然一笑:“叶阳辞。也就是你们的户部尚书,麟阁主事,叶阳大人。”

&esp;&esp;“什么?陛、陛陛陛下!天无二日,国无二君啊,陛下——”

&esp;&esp;“按我说的办,二圣临朝,国运昌盛;储君早定,国祚绵长。否则就等着改朝换代,叫不知哪个姓氏的狗贼把大岳江山篡了吧。”秦深拂袖而去。

&esp;&esp;第169章 番外愁死了和开心死了

&esp;&esp;礼部官员们愁死了。

&esp;&esp;时间紧、任务重,还是前所未有的大婚之礼……不,这些都是次要问题。

&esp;&esp;最关键的是,“君上”“大君”是什么意思?“二圣临朝”又是什么意思?堂堂大岳,正统王朝,新一任的国君究竟是秦深,还是叶阳辞?!

&esp;&esp;议来议去也没个定论,最后礼部尚书危转安把眼一闭:“就当叶阳大人是皇后吧!只要龙椅上坐的是陛下,治国理政的是陛下就行,叶阳大人协理政事绰绰有余,‘大君’就‘大君’,还避开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老祖宗规矩。”

&esp;&esp;有官员嘀咕:“‘储君早定’又是何意?难道两个男子也能诞下后嗣?还是说,陛下想在先帝的十、十一皇子中选一个立储?”

&esp;&esp;另一个官员反驳:“没可能。听说昨日惠太嫔就向陛下央求,要带先帝十皇子离宫回乡,说只愿做庶人。陛下挽留不住,允准了一半。”

&esp;&esp;“哪一半?”

&esp;&esp;“回乡的那一半。陛下有意封先帝十皇子为鄞王,封地就在惠太嫔的家乡宁波府。惠太嫔可欣慰了。”

&esp;&esp;“那陛下就是属意先帝十一皇子为储君了?”

&esp;&esp;“更没可能!先帝十皇子的去向一定,陛下就顺理成章地将先帝十一皇子的也定了,说封为岑王,封地思州府。这思州虽说属于湖广行省,但远离京城,又挨着广西南疆各蛮族的地盘,只怕不是个太平地啊。丽太妃为此哭晕过去几次,谈国公亲自出面恳求,都没能改变陛下的心意,又想找长公主来当说客。嘿嘿,长公主殿下还是一招病遁,谁也奈何不了她。”

&esp;&esp;“长公主是真不管谈家死活了?”

&esp;&esp;危尚书把脸一板,训斥属下:“说的什么犯上之言!谈家死了吗?那一个个公侯伯不都在吗?先帝十、十一皇子还能封王赐土,那是陛下的仁德!换作前朝八王之乱看看,皇族相互杀得血流成河,直接导致之后的三百年乱世!”

&esp;&esp;官员们噤声片刻后,纷纷低声感慨:“陛下仁德啊。”

&esp;&esp;危尚书颔首:“所有与谈家沾边的人里,长公主殿下才是最清醒的。”

&esp;&esp;先前反驳同僚的那个官员附和道:“尚书大人说得对,如此一来,才能彻底避免先帝皇子争储的隐患。可叶阳皇后……哦不,是叶阳大君,真的能生出陛下的子嗣吗?”

&esp;&esp;这一问,危尚书也无语了,吭哧两声,勉强答:“这个,或许能吧……鲧死后剖腹生禹,由此可见雄鸡抱卵、牡马生驹亦有可能……”

&esp;&esp;他自己越说越觉得离谱,干脆装作喝茶,不搭腔了。

&esp;&esp;先前嘀咕的那名官员,忍不住还在好奇:“所以‘储君早定’究竟是何意?难道孩子早就生了?不能在京城生的吧,也没见叶阳大人显怀呀?难道是在山东……哎呀,诸位可还记得,先帝曾得人密报,说那、那啥二人有私,结果萧大人当场把私情给认了。莫非萧大人只是个背锅的,与叶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