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理寺绯闻日志 第3章(2 / 3)

……”

&esp;&esp;“死后手脚捆于梁柱被焚,须、发、眉皆毁,口鼻中少量烟灰,四肢蜷缩或为肌肉烧后收缩,牵动关节所致……”

&esp;&esp;听着仵作一项项的验报,沈朝颜眸色愈沉。

&esp;&esp;六个月前,丰州刺史暴毙于家中。

&esp;&esp;凶手手段残忍,受害者先被放血,而后缚其手脚于寝屋,死后焚尸。

&esp;&esp;按理说,先杀人再焚尸,理由无外乎隐藏罪行,毁尸灭迹。

&esp;&esp;但这个凶手这么做,目的却好像完全相反。

&esp;&esp;因为燃烧的明火和浓烟很快便引来府中家丁,而他更因杀人毁尸罪上加罪,暴行引起朝廷重视。

&esp;&esp;然而当地官府能力有限,致使案发一月之后,调查都毫无进展。

&esp;&esp;身为尚书右仆射,掌管着兵、刑、工三部,沈傅临危受命,亲自前往丰州调查。

&esp;&esp;也是不辱使命,在沈傅的努力下,此案于一月后告破。

&esp;&esp;凶手乃刺史家中长子。

&esp;&esp;因是熟人作案,所以行凶时门窗完好。凶手在死者熟睡时动手,先用枕头堵住口鼻防止其呼救,再用随身携带的短匕连刺数次要害。

&esp;&esp;令人奇怪的是,凶手从始至终拒不承认罪行。

&esp;&esp;且据家人反映,凶手先天不足,身体长年需吃药调理,再加上因着病弱,刺史向来疼爱自己的这个长子。

&esp;&esp;凶手行凶,实在是缺少动机。

&esp;&esp;可人证物证俱在,不容抵赖,长子最终伏法。

&esp;&esp;而沈傅也因为调查这桩案子,途中遇到泥石流,于三月前,死在了回京的路上。

&esp;&esp;思绪及此,像一根扎心的针,沈朝颜一怔,堪堪回过神来。

&esp;&esp;正堂里,仵作的尸检已经进行到最后一步。

&esp;&esp;“胸腹处可见利刃刺伤,伤口皮肉卷凸,或疑为致命伤……”

&esp;&esp;睡中被刺,门窗未动,利器致命,死后焚尸……

&esp;&esp;这第二次的验尸结果,与之前的官府通报毫无二致。

&esp;&esp;沈朝颜听着,手指紧拽,指节隐隐泛出青白。

&esp;&esp;直到仵作最后一条验查报完,现场隐约陷入一种诡异的沉默。

&esp;&esp;而沈朝颜只一脸平静地坐着,不对结果做任何表态。

&esp;&esp;现场自然没人想去触这个霉头。

&esp;&esp;“郡主,”终于,裴真没忍住呛声到,“验尸结果已出,我等虽体谅郡主为父不平的心思,可郡主之前答应的话,还望不要食言。”

&esp;&esp;第3章

&esp;&esp;“还有模仿作案的可能,不是吗?” 沈朝颜打断他的话,表情平静。

&esp;&esp;“这……”众人你看我,我看你,想反驳,但又觉得沈朝颜的话有道理。

&esp;&esp;确实不该排除模仿作案的可能性,但丰州之案影响恶劣,凶手作案的很多细节,官府实则从未向外界透露。

&esp;&esp;故而要说有人模仿,似乎……

&esp;&esp;“大人!”

&esp;&esp;思忖间,仵作的声音打破现场的僵持。

&esp;&esp;只见从丰州来的仵作面色煞白,手里的工具因颤抖而险些拿不住。

&esp;&esp;“怎么?”沈朝颜蹙眉,起身往仵作的方向看去。

&esp;&esp;只见他扶着的尸体手中,有一块黄白碎玉。因为烧焦之后肌肉收缩,碎玉被拽得太紧,以至于第一次验尸时并没有被发现。

&esp;&esp;待到有人把碎玉呈上来,沈朝颜才看清上面隐约错杂的朱砂小字——密密麻麻,有的是单字,有的却是些符号或偏旁部首。

&esp;&esp;根本不知所谓,似乎是谁在碎玉上故意留下的。

&esp;&esp;没等沈朝颜问,那名仵作便俯身一跪,对着众人忐忑道:“类似的碎玉,小人在丰州为刺史大人验尸的时候也见到过。只是当时并未多想,故亦从未向人提过。”

&esp;&esp;“什么?!”

&esp;&esp;此言一出,现场哗然。

&esp;&esp;也就是说加上这条证据,两次验尸不仅证明犯案手法一致,就连发案现场疑似凶手故意留下的“线索”都吻合。

&es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